外国语学院顺利开展学科专业建设研讨会
日期:2025年07月03日 09:55作者:叶欣芸编辑:学科办审核人:曾洪伟
为深入推动外语学科内涵式发展,积极应对人工智能背景下外语学科发展面临的新机遇与挑战,2025年6月27日,外国语学院在南岸校区语音楼60604会议室顺利开展学科专业建设研讨会。本次会议特邀浙江外国语学院英文学院院长邢富坤教授莅临指导,外国语学院院长曾洪伟、副院长李翠英,以及学院相关教师代表等20余人参加会议。本次会议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李翠英主持。
会上,邢富坤院长深入剖析了大语言模型(LLM)快速发展背景下外语学科与专业建设的新思路。他指出,当前英语专业正面临多重挑战:其工具性价值已非核心培养目标,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的广泛应用与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亟需英语专业进行转型升级。针对此现状,邢院长提出两项关键改革思路:其一,明确专业定位,推动转型发展。英语专业应由“工具导向”转向“专业导向”,着力构建与之匹配的学科体系,紧密结合社会需求设立高度细分的专业方向,力求实现学科、专业与学生能力结构的精准对应。其二,优化组织结构,提升管理效能。建议设立学科专业负责人、科研主管与教学主管,构建“1+2”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模式,实现职责明确、术业专攻。邢院长强调,通过上述系统性改革措施,旨在建立理想的学院自主运行机制,有效激发师生内生动力,促进教学与科研协同共进。
随后,曾洪伟院长介绍了我院关于学科专业改造升级的思考与规划。他指出,学院必须紧密契合时代发展脉搏,全面推进系统性改革:第一,优化课程体系,对接时代需求。 课程设置需融合新兴技术与社会发展趋势,例如在英语专业增设大语言模型应用相关课程,在翻译专业强化国际交流实践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核心竞争力。第二,强化二外教学,贯通培养过程。 推行第二外语“四年一贯制”教学模式,保障学生从入学至毕业持续学习,切实增强其语言能力,显著提升就业与深造竞争力。第三,凝练学科特色,依托优势领域。 应充分依托学校在交通领域的学科优势,推动翻译硕士(MTI)与学术硕士(MA)专业的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着力打造具有学院鲜明辨识度的学科方向。
在自由交流环节,与会教师积极参与,热烈讨论。外国语学院教学办副主任许可、外文系主任吴雨先后就课程体系优化与教材遴选标准等问题,与邢富坤院长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李翠英作总结发言。她对邢富坤院长的专业指导表示诚挚感谢,并强调学院未来的改革与发展须立足重庆地域文化特色,对接行业发展,努力构建具有重庆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独特优势的学科体系,为学院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本次研讨会聚焦学科建设与专业改革核心议题,与会专家和教师代表进行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交流。研讨会不仅拓宽了学院老师及管理干部的工作思路与视野,也为学院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益借鉴。此次会议的顺利举办,为外国语学院深化改革、推动学科专业建设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动力!
下一条:“博闻讲堂”第七十二期——邢富坤教授“生成式大语言模型与人工智能语言变体”学术讲座顺利开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