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李翠英前往杭州高校调研
日期:2025年05月12日 13:19作者:李翠英编辑:学科办审核人:曾洪伟
为扎实做好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与专业的转型升级建设工作,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李翠英于2025年5月8日至5月9日前往杭州两所高校调研学习。
5月8日下午,李翠英前往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调研交流,旨在该院在学科方向优化尤其是区域国别研究方面的创新做法与宝贵经验。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以教育部备案的环波罗的海国家研究中心为核心,联动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艺批评研究院)、杭州市重点基地(外国文学与话语传播研究中心)等9个省级以上平台,形成“区域国别+文学批评+话语传播”三足鼎立的研究格局。其下设的加勒比地区研究中心及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中英语言文化比较专业委员会(国家二级学会),凸显了对“一带一路”沿线及小众区域的研究特色。近五年来,学院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0项(含重大招标项目2项),在SSCI、A&HCI等顶级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著作120余部,研究成果获教育部人文社科奖5项、浙江省社科奖8项,彰显了较强的学术影响力。学院年均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0场,邀请50余位国内外专家讲学,搭建文明对话平台。其区域国别研究不仅覆盖传统欧美领域,更深入波罗的海、加勒比等“小而精”区域,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多元话语支点。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以“平台集群驱动、学科交叉赋能、国际视野引领”的发展模式,为外语学科升级提供了三大经验:其一,锚定特色领域(如环波罗的海研究),避免同质化竞争;其二,强化问题导向,将语言研究与“一带一路”等国家需求结合;其三,打通“教学-科研-社会服务”链条,培养能参与全球治理的外语人才。
5月9日上午,李翠英前往浙江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化学院调研学习,旨在学习该院在专业转型升级上的新思路与新举措。浙江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化学院根据学科方向特点将3个本科专业设计为6个方向:英语(师范)、英语(语言智能)、英语(国际关系)、英语(文学与创作)、翻译(国际传播)、商务英语,真正实现了学科专业一体化。学院创新性地构建了“四课堂联动”育人体系:第一课堂夯实专业基础;第二课堂做强学科竞赛品牌;第三课堂提升实践创新能力;第四课堂深化国际交流。在这一体系下,学院打造了演讲辩论、英语写作等优质竞赛指导团队。近五年,该院学生获国家级奖项77项、省级150项,其中演讲团队连续5年闯入全国决赛并多次获一等奖。学院与40余家中小学及企业共建实习基地,2024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4.53%,升学深造率持续攀升。学院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曾为G20杭州峰会翻译书籍13部。毕业生遍布国内外知名高校和企事业单位,2023年毕业生满意度位列全省第一。许多毕业生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展现了学院人才培养的显著成效。浙江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化学院的办学经验表明:第一,外语学科发展需要坚持“特色引领”,根据学院前期基础在特定领域形成比较优势;第二,人才培养要注重“多元协同”,通过多课堂联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社会服务要体现“时代担当”,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
调研过程中,李翠英副院长与两所兄弟院校的主要负责人做了深入了交流与探讨,就新时代外语学科建设路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区域国别研究特色培育等议题交换了宝贵经验,并就未来在学术资源共享、师资交流互访、联合科研攻关等方面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上一条:我院教师参加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25年年会并赴山东大学调研 下一条:英国班戈大学王莎莎教授一行来校访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