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动态

首页 / 学科建设 / 学科动态 / 正文

重庆交通大学成功举办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外语教育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论坛

日期:2023年12月13日 10:59作者:冀楠、明晓吻编辑:wyxk审核人:甘超、曾洪伟


2023年12月10日,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外语教育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论坛在重庆交通大学明德楼408会议室成功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教育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和重庆交通大学共同主办,重庆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重庆市外文学会、重庆市翻译学会、重庆博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批改网以及北京好策科技有限公司协办。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等12所高校的专家学者,100余名校内外师生出席了本次会议。大家充分交流、分享经验,共同为我国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献计献策。

开幕式由教务处处长郑丹教授主持。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张铭、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教育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常辉致辞。张铭副校长向与会专家学者表达了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做法,感谢各位专家教授能够前来共同探讨新文科背景下新型外语人才培养并预祝此次论坛圆满成功。常辉会长致辞表示,时代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机遇与挑战,现在必须要推进外语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并且要以外语为主,克服困难,培养符合国家、社会需要的新型复合人才。

 

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   张铭致辞

本次论坛主题新颖、内容丰富、角度多样,涵盖了教学理念创新、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技术应用等多个方面。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教育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会长   常辉教授致辞

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董洪川教授介绍了四川外国语大学“三进”引领、四向同行、五力并举的“345”课程思政育人新模式,强调课程思政不仅可以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还能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繁荣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是新时代外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   董洪川教授主旨发言

四川大学原副校长石坚教授主张新时代外语专业人才培养重在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石坚教授指出,大数据、AI技术给外语教育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危机,高校教育教学要谨记石教授强调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使命。教育工作者应因材施教,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其竞争、创新、合作和全局意识,发掘其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四川大学原副校长   石坚教授主旨发言

北京外国语大学王文斌教授从语言学学科视角出发,引导大家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语言学优势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王文斌教授指出,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思政教育的一个重要维度。深刻把握汉字所携带的中华文化元素,以此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是外语人的必备之能。

北京外国语大学   王文斌教授主旨发言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常辉教授对当前我国外语教育领域所存在的问题做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有独创性的解决对策。常辉教授阐述了英语教学对个人的发展以及国家和社会发展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也指出我国英语教学中存在的“真实性不够”、“能力结构不够合理”的两个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应对之策:一是强化个性化,提高课程多样性;二是充分利用智能技术促进英语教学改革。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   常辉教授主旨发言

教育部国家级人才特聘教授、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文旭院长从社会文化认知视角对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做了富有创见性的理论探索。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是提升和扩大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如何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是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重要任务。基于社会文化认知理论,文旭教授从文化特质、价值观、民族心理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加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   文旭教授主旨发言

《外语与外语教学》主编、大连外国语大学邓耀臣教授提出了外语教育的数字人文发展路径,重点探讨了语料库在外语评估方面的作用,并以CLIL教材《英国历史文化》和《美国历史文化》为例,针对当前高质量内容与语言融合教材严重短缺这一现状,详述运用语料库分析方法、从语言难度和学科内容的完备性两个方面开展教材评估的有效途径。

《外语与外语教学》主编   邓耀臣教授主旨发言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欣教授介绍了“一体双翼、三向协同”的外语类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指出通过博雅教育和优创教育两种育人途径,将素质教育、德育教育、能力教育三个目标贯穿于整体教育过程,培养满足新时代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需求、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的外语类拔尖创新人才。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   王欣教授主旨发言

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赵永峰教授指出进入新时代,外语学科专业融合发展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实践,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强化思政教育,注重社会实践和科学教育,主动对接新文科建设,应当秉持“继往开来、守正创新”和“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指导原则,培养各方面全面发展的高水平外语专业人才。

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   赵永峰教授主旨发言

宁波财经学院教务处副处长朱凤梅副教授认为,“学生反馈素养”是决定学生学业可否获得持续改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教学者应欣赏“反馈”,将反馈素养与学科教育相结合,重视提高学生的反馈素养,从而优化教学干预效果。

宁波财经学院教务处副处长   朱凤梅副教授主旨发言

四川外国语大学教务处处长、博士生导师刘玉梅教授指出,发展新文科的本质是紧跟社会变革,需要根据时代特色,系统性地适应时代变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采用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术,全面深化文科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育人模式。

四川外国语大学教务处处长   刘玉梅教授主旨发言

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李成坚教授指出,强化国际传播能力成为新时期国家对于外语学科建设的新要求,也是新时期一流专业建设的核心所在,并分享了西南交通大学的外语育人经验:国际语言服务项目不仅为同学们提供实践平台、提升其创新能力、塑造其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还有利于推动新时期一流专业的高质量发展。

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   李成坚教授主旨发言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刘洪东教授指出,随着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深度参与全球治理,国家对高层次涉外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高校新文科建设可以参考三种新模式:双学位、微专业、设立实验班。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刘洪东教授主旨发言

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徐鹰教授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介绍了一流学科申报的相关经验,指出一流学科应当突出学校和专业特色,顺应时代要求,突出课程思政,并且应当用技术赋能教学,创新教学思维。

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徐鹰教授主旨发言

重庆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刘世英教授认为,在ChatGPT的时代,高校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一是要采用“外语++”模式,二是要强化跨文化交际能力,三是顺应时代和社会的需求,四是要创新教学模式,将教学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提高知识传播效率。

重庆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刘世英教授主旨发言

最后,重庆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曾洪伟教授的发言围绕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展开,指出学科建设的关键在“教师发展”,保障在“构建环境”,外语类专业的建设需要在理解新文科本质内涵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国家战略,顺应时代要求,探索学科融合路径,不断更新优化培养体系。

重庆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   曾洪伟教授主旨发言

本次闭幕式由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甘超主持,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教育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兰天博士、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李翠英教授分别就整场会议总结发言。本次高校外语教育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论坛圆满开展,各位专家展示了他们对新时代外语教育教学新使命、新理念、新路径的探索与发现,这些交流互动不仅促进了观念的碰撞与融合,也为我国外语教育改革与专业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会代表纷纷表示,本次论坛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外语教育领域朝着更加开放、创新、高质量的方向发展,有助于进一步明确新文科背景下外语教育的发展方向。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外语教育将不断创新,努力实现内涵式发展,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教育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兰天博士发言

重庆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李翠英教授发言

 

上一条:外国语学院教师参加首届外语学科横向课题拓展与管理研修班 下一条:我院教师荣获第六届翻译学会翻译成果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