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期“译路丝语”语言研究与文化传播系列学术活动顺利开展
日期:2023年12月19日 10:42作者:编辑:wyxk审核人:曾洪伟
2023年12月15号,外国语学院第五十八期“译路丝语”语言研究与文化传播系列学术活动在科学城校区致远楼308顺利举行。本次学术沙龙活动由高毛毛博士主持,外国语言文学语言学专业数名研究生参与了分享和交流。
高毛毛博士分享了“Making Sense Of Danmu: Coherence in Massive Anonymous Chats on Bilibili.Com”的文献。本研究中着眼于中国和日本视频共享网站上的一种称为 "danmu "或 "danmaku"流行评论系统,并对其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存在技术限制(隐藏作者、不标注发送日期和缺乏评论结构选项),用户仍通过重复、danmu 特有的表达方式和多模态引用来构建互动秩序,同时使用俏皮的语言来制造乐趣。本研究对日益流行的 CMC 媒介进行了最新分析,拓宽了对当代 CMC 中一致性的理解。
马榕同学分享了题为“Teaching Anxiety and Foreign Language Anxiety Among Chinese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的论文。本研究采用混合形式的问卷调查,分析了 151 名中国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焦虑和教师外语焦虑,分析了教学焦虑和教师外语焦虑的主要原因,以及不同背景、性別、年龄、教育程度、英语水平、访学/留学经验等因素如何影响教学焦虑和教师外语焦虑等级,探讨了焦虑对教师工作和生活带来的严重影响,由此呼吁进一步研究和认真对待大学语言教师面临的焦虑情绪。
唐佳佳同学分享了“Visual metaphor of sadness in poetry comics: a socio-cognitive perspective”为题的论文。基于概念隐喻理论,通过分析与古诗所配套的插画图片,该研究从社会认知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古诗词中悲伤情绪的视觉隐喻,总结出了七种主要的悲伤源域,并且着重阐述了其中比例最高的悲伤源域,如自然力量引发的悲伤、被孤立引发的悲伤。该论文以中国传统诗词作为研究语料,颇具新意,示范了隐喻研究的可为性。
姜佳音同学分享了“The Role of Metaphor in Communication and Thought”为题的论文。该文献继承概念隐喻理论(CMT)的主要观点,即语言中的常规隐喻反映了概念层面的表征和处理,讨论了隐喻在日常交流中的普遍性和作用,如隐喻如何塑造态度和推理、如何影响决策制定的认知、情感和社交因素,凸显隐喻在交流和认知中复杂的动态,主张更加关注隐喻在理解复杂主题、提高沟通效率、以及影响他人中的关键作用。
此次学术沙龙活动氛围浓厚,逻辑严谨,学生们逐一进行了学术分享,高毛毛博士对每一位同学的分享都给出了细致的点评。这场学术沙龙活动不仅提升了同学们的学术素养,也为同学们的学术研究方向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上一条:“博闻讲堂”第四十二期——徐德荣教授“中国儿童文学海外译介与传播研究”专题讲座顺利开展 下一条:重庆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宫辉带队调研指导外国语学院建设发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