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顺利举办202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2025年重庆市社科成果奖申报指导会
日期:2025年10月20日 16:05作者:王晗、王俐晓编辑:学科办审核人:曾洪伟
为系统推进高层次科研项目与成果奖申报工作,有效提升学院教师的申报质量与立项成功率,10月17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在南岸校区语音楼604会议室组织召开了202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及2025年重庆市社科成果奖申报指导会议。人文社科中心主任施丽红、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何金财,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甘超、院长曾洪伟、副院长李翠英出席会议,学院二十余名中青年骨干教师代表参加会议。
会议由李翠英副院长主持。她首先结合当前学术前沿动态,系统梳理了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的选题热词,为与会教师提供了清晰的选题参考。随后,李翠英副院长就学院高级别科研项目申报与高水平成果发表的战略规划作出展望,重点阐述了青年教师培养与科研领军人才梯队建设的实施路径与具体举措。
在经验分享环节,邱晋教授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功申报者代表,结合自身申报经历作交流发言。她首先感谢学校、学院及指导专家在申报过程中给予的悉心指导与大力支持,随后围绕项目选题来源与确定过程,从强化问题意识、精准把握选题价值等关键环节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人文社科中心施丽红主任肯定了外国语学院在过去四年取得的成绩,鼓励学院继续坚持有效做法,不断激发教师的申报潜力。她横向对比分析了学校及兄弟院校在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项目上的立项数据,尤其重点分析了西部项目和青年项目的相关情况,呼吁与会教师重点关注这两个申报赛道,合理安排教学与科研时间,精心打磨申报书。在申报学科选择方面,她建议大家注重分析立项题目,以国家政策为导向,发掘真问题,同时注重交叉学科视野与研究方法的运用。
在交流环节,何金财老师就社科成果奖的申报提出建议,特别强调要扩大学术成果影响力,并分享了具体举措,如整合论文近两年的下载量、引用量、转载量,关注著作发行量、再版情况等关键指标,为学院后续成果培育与报奖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施丽红主任进一步强调,社科成果奖的申报要立足当下,长远规划,鼓励教师关注国家战略,培养问题意识,夯实研究基础,长期深耕一两个领域,聚焦研究对象。
最后,曾洪伟院长对会议做了总体总结,感谢人文社科中心对学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以及对施丽红主任的精准指导。他指出,学院中青年教师应找准方向,尤其重视西部项目的申报。他强调选题、论证和前期基础缺一不可,并指出部分教师还存在问题意识不突出,现实性与价值性不足的情况。为此,学院计划从四个方面持续推进有组织科研:一是持续举办科研午餐会或晚餐会,为教师提供更多交流平台,促进深度研讨;二是试行国际发表计划,推动产出更多高水平论文成果;三是加强科研管理人员培养,组织实地观摩学习其他院校的先进经验;四是加大人才引进与培育力度。展望2026年,学院将进一步挖掘申报潜力,持续保持各类项目申报的良好势头,力争在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西部项目、重点项目以及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本次会议不仅是对新一轮科研项目申报的系统动员,也是学院立足新发展阶段、对标高层次科研目标的重要举措。外国语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强化有组织科研,优化学术生态,引导教师在服务国家战略与地方发展的进程中凝练方向、厚植根基,力争在国家级项目与省部级奖项申报中实现质量与数量的双突破,为推动外语学科高质量发展、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贡献更多“交大力量”!
下一条: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李翠英参加 2025 世界翻译教育联盟年会并主持主旨发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