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动态

首页 / 学科建设 / 学科动态 / 正文

学校举办第二届国际工程文明叙事与话语体系建设论坛

日期:2022年12月12日 20:59作者:段超越、盛会编辑:学科与研究生管理办公室审核人:甘超、曾洪伟


20221211日,重庆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重庆交通大学旅游与传媒学院、重庆交通大学欧洲研究中心、重庆交通大学工程翻译研究中心举办的“第二届国际工程文明叙事与话语体系建设论坛”在线上召开,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和行业代表齐聚云端,探讨交通强国背景下的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和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华东师范大学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重庆市外文学会、重庆市翻译学会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教育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协办了本次会议

外国语学院院长曾洪伟教授主持了开幕式,8位来自学术界、传媒领域和国际NGO组织的专家分别作主旨报告,川渝两地高校的8位院长分别主持了论坛主旨报告会。

开幕式上,副校长易志坚首先代表学校对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协办单位、兄弟院校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他希望与会专家能聚焦“交通强国背景下的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就当前国际环境下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研究科学、合理、有效的叙事方式和话语策略等问题深入探讨,共推外语学科建设和升级、培养新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外语人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高英分社冯涛副社长在致辞中介绍了外研社为助力高校外语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所做出的一系列探索,希望以本次论坛为契机,学习交流有效的工程文明叙事方式和话语策略,更好为国家战略需求贡献智慧和力量。

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查明建教授梳理了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现状,强调中国学者应注意提升对外话语意识,准确、透彻地理解当代中国,增强语言意识、政治意识、国际意识,以国际受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话语方式来讲解当代中国,讲述当代中国的故事。

对外经贸大学向明友教授指出,当下高校翻译专业应走“国家传播”的战略之路、高端应用型之路、“外语+“之路,创新应用型高端翻译人才的培养体系及知识结构,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健康的“自然人”、有责任、有毅力的“社会人”以及有智慧的“学人”。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副总裁王亚分享的全球最壮观的中国桥梁纪录片震撼人心,让人深切感受到交通强国在对外传播中的独特禀赋。他分析了交通的突破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并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了“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让人感叹交通创新始终是重庆城市形象的闪亮名片。

四川大学石坚教授聚焦如何在专业特色强的理工类院校打造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大学外语如何发挥校本特色达到育人育才的目的,建议学校要进一步挖掘校本特色,融合物理沟通(Transportation)和话语沟通(Communication),提升大学外语教学的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以“厚通识、宽视野、多交叉”作为语言“一带一路”在高校实施的一大目标。

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多功能经贸平台副秘书长张光福重点从“新疆棉花”事件分析国际NGO组织在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出要充分发挥NGO组织作用,推动中国国际话语和叙事体系建设。

南开大学刘英教授的主旨发言聚焦公路叙事,深入分析了交通与文学以及社会文化潮流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让我们看到交通文化国际传播在语言、文学、文化领域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华东政法大学屈文生教授通过《民法典》的对外翻译,回溯了中国民法的英译简史,呼吁要克服法律东方主义,在进行中国法律话语对外翻译工作时,做到不夸张、不菲薄、不盲从、不迎合、以“我“为主。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潘莉教授以广外的“融入式”培养模式为例,分享了“以人为本”的国际传播外语人才培养训练机制,指出讲好中国工程成就故事,要在明确对外翻译传播的内容和任务的基础上,以“受众为中心”,做到贴近目标国的精准传播。


1211日晚上举行的研究生论坛亦是精彩纷呈!七个分会场分别由陈才忆教授、章柏成教授、刘黎副教授、邱晋博士、张雪梅博士、张宜敏博士、黄弋桓博士主持。各位主持人对研究生的报告进行了细致点评,为外国语言文学方向研究生未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带来学术启迪。

本次论坛赢得了行内知名专家高度赞誉,在学界产生了良好反响,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交通强国建设”和“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贡献和践行了交大力量,同时也为学院翻译学科建设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擘画了未来蓝图,为学院下一步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外国语学院将遵循“专业建设特色化、人才培养复合化”的办学理念,主动融入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立足“外语+工程”,聚焦“交通+”,以“交通语言文化研究”、“中国交通文化与国际传播”、“‘一带一路’与跨文化交流”为新突破点,努力提高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水平。


上一条:外国语学院教师参加重庆市外文学会2022年年会 下一条:外国语学院与一者科技开展校企合作交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