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信息

首页 / 学科建设 / 学术信息 / 正文

陈才忆教授主持第四十三期“译路丝语”语言研究与文化传播系列学术活动

日期:2023年05月08日 16:17作者:盛会编辑:学科与研究生管理办公室审核人:曾洪伟


202355日下午,外国语学院“译语丝路”语言研究与文化传播系列学术活动第四十三期在科学城校区致远楼203顺利开展。本次沙龙由陈才忆教授主持,围绕英语文学展开相关讨论。

陈才忆教授以毛姆的作品《在中国屏风上》为焦点,分析了作品中在华洋人的丰富形象。陈教授综述了关于该作品的相关研究,指出某些研究者在分析该作品中的在华洋人形象时带有主观态度,因而得出比较局限的结论。陈教授指出,做学术研究应持辩证、客观的态度,并通过独立思考求得理性和真实。

盛会同学分析了《愤怒的葡萄》一书中的圣经意象。盛会同学从此书的圣经结构、关联人物、隐喻意象三个维度分析了作者斯坦贝克将《圣经》中的典故和寓意融会到作品情节和人物性格中的思路,展现了作品深刻的隐喻性和广泛的象征意义。同时,以宗教视角研读《愤怒的葡萄》可以帮助读者了解美国梦的破灭,以及人逐渐走向精神上的成熟。

陈玉瑶同学的汇报分享了小说《风暴眼》。《风暴眼》的作者怀特怀着对整个人类处境的悠远关注,将笔触深深触及人物的心灵,深刻而真实地刻画出人的存在和本性。陈玉瑶同学依次介绍了作者的生平经历、小说的创作背景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小说内容梗概和剧情介绍、作品的主题内涵,并在小说赏析的基础上呈现社会对小说的批评与评判。

赵婧雯同学的汇报对比分析了《论自然》与《瓦尔登湖》。两部作品出自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两位中心人物爱默生与梭罗,对美国文学发展影响颇深。赵婧雯同学通过对比两位超验主义者的生平、两部作品的文本细节,分析了两部作品 中对自然的刻画以及包涵的生态主义观,展示了两本著作对于生态学发展的影响力。研读这两部作品对当今中国生态保护也提供了新的视角。

最后,陈教授与在场同学进行了学术问答交流,师生针对此次学术沙龙上的研究分享发表了评论和思考。此次“译路丝语”学术沙龙是一次宝贵的学术交流机会,广受同学们的好评。

 

上一条:我院教师参加第九届全国研究生英语教学与发展论坛 下一条:黄弋桓副教授主持第四十二期“译路丝语”语言研究与文化传播系列学术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