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信息

首页 / 学科建设 / 学术信息 / 正文

“博闻讲堂”第六十三期——张叉教授“从汉英指示语中窥中英社会文化”专题讲座顺利开展

日期:2024年10月21日 14:46作者:王艺璇编辑:学科办审核人:曾洪伟


为进一步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切实提高学生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2024 1018日上午,学院特邀知名学者张叉赴我院开展专题讲座——从汉英指示语中窥见中英社会文化。张叉系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副导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位授权点负责人,四川省比较文学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成都理工大学客座教授,英文期刊US-China Foreign LanguageSino-US English Teaching审稿专家,中文集刊《外国语文论丛》《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主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成都市武侯区作家协会主席。本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院青年教师陈颐博士主持,线上线下同时进行,学院多名师生参加会议。

 

 

张叉教授以德国语言学家威廉•冯•洪堡和中国诗人郑敏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民族历史文化与指示语之间的紧密联系。指示语是饱含民族历史和文化信息的化石。他分别从人称指示语、时间指示语、地点指示语、话语指示语四个方面对比分析了汉英人称代词列表以及中西方不同的价值观等,揭示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张教授指出,汉英指示语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往往造成一定的困难。紧接着,他通过分析汉英指示语中蕴含的社会文化进一步阐述了中英两国在家庭和个人价值观上的不同。中国作为农耕时代的国家,天子要亲耕,这反映了家国一体的核心价值观。而英国则更注重个人主义,家庭并非社会的基本单位,个人很少服务于家庭。通过对比汉语和英语在称呼上的家庭化倾向,张教授指出,中国文化比英国文化更加强调男尊女卑,汉语中尊长抑幼的现象也更为明显。

 

 

在互动交流环节,陈颐博士率先发问:中西方文化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地理环境。如果说中国属于农耕文化,那么西方又属于何种文化呢?张叉教授认为,不同的地理环境会孕育出不同的文化形态。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形态各有特色,并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中国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农耕文明的烙印深刻;而西方文化则发源于古希伯来和古希腊,山地多、不利农耕的地理特点使得贸易和海上冒险成为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叶欣芸同学就指示语的变化提出了疑问,张教授以“先生”“小姐”等词汇为例,指出英语指示语也处在不断变化中。在跨文化翻译实践中,词语误解这一现象难以完全消弥,但可通过加强理解、推倒交流壁垒等方法来尽量减少误解。邹雨娟博士就翻译实践中如何处理异化与归化提出疑问,张教授以人名翻译为例,指出不同时期的人名翻译体现了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比如,在晚晴时期,西方文化作为强势文化输入中国,人名翻译遵循了西方的惯例——名在前,姓在后。当今时代,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人名翻译采用“姓在前,名在后”这一惯例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陈颐博士对张叉教授旁征博引、风趣幽默的分享表示衷心感谢,同时也鼓励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关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不断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本次讲座不仅加深了外国语学院师生对语言与社会文化关系的了解,更拓展了大家的学术视野,激发了学术兴趣!

 

上一条:第七十期“译路丝语”语言研究与文化传播系列学术活动顺利开展 下一条:双福·行远博士教授论坛——王敏博士“传承‘两路’精神,做新时代外语人”专题讲座顺利开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