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期“译路丝语”语言研究与文化传播系列学术活动顺利开展
日期:2024年12月16日 15:59作者:李夏如、唐星霓、高睿编辑:学科办审核人:曾洪伟
2024年12月12日,第七十八期“译路丝语”语言研究与文化传播系列学术活动在科学城校区顺利开展。本次沙龙由梁旭璋博士主持,外国语言文学专业日语语言学方向数名研究生积极参会。
梁旭璋博士分享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日本近世煎茶书的诸相”,深入探讨了江户时代煎茶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与中国茶文化之间的深厚渊源。通过梳理和分析,煎茶书在内容与形式上如何受到中国茶书的影响,并在日本文化中实现了独特的转化与发展。煎茶文化起源于江户时代中后期新兴的文化形式,深受中国文人饮茶方式的启发,不仅强调精神性和内在涵养,反映了文人的雅趣,同时也得到了包括武士阶层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广泛接受。通过煎茶书的广泛传播,中日文化在江户时代实现了深度交融,煎茶文化逐渐成为日本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日本社会的精神世界和文化内涵产生了重要影响。
李夏如同学分享的主题是“战后派作家的战争体验与文学创作”。日本战后派作家以战争体验为原动力,创作了一系列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大致可分为描写转向体验、战场和军营生活、战争伤痕等类型。战后派作家在创作初期,其出发点社会意识相对淡薄,更多地在个人体验的世界里徘徊,未能从宏观的视野去追问战争的根源及日本军国主义的本质。然而,到1970年代后,一些作家开始从社会学的角度深入探讨战争的根源和战争责任等问题,推动战争文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唐星霓同学针对新媒体话语分析下中国国家海外形象建构进行研究。她强调,在全球化背景下,社交媒体对全球受众认知中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她建议创新传播策略,挖掘文化内涵,提高互动性,以更好地塑造和传播中国国家海外形象。未来研究应融合新旧媒体,拓展多语种内容,以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话语权。
高睿同学分享的主题为“江户中后期诗坛性灵论主导下的白居易诗歌接受”。日本江户诗坛深受中国明代性灵论诗学的影响,诗坛风尚从模仿唐诗转向清新自然的宋诗风格。在这一背景下,白居易因其平易近人的诗风而受到广泛推崇。释六如、市河宽斋和尾藤二洲等江户时期的重要诗人纷纷从不同角度接受和研究白居易的诗歌。研究认为,性灵论主导下对白居易诗歌的接受为江户诗坛注入了创新活力,推动了日本诗学的发展。
在自由讨论环节,与会师生围绕各自的研究主题展开了热烈的思想碰撞。大家畅谈心得、交换观点,激发出许多新的灵感与思考。梁旭璋博士对每位同学的发言进行了深入点评,以专业的视角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同时鼓励大家多参与学术活动,关注领域内的新动态。
这场学术沙龙不仅为与会师生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结构、拓展了学术视野,更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上一条:“博闻讲堂”第六十六期——胡开宝教授“大语言模型背景下翻译研究:问题与路径”专题讲座顺利开展 下一条:第七十六期“译路丝语”语言研究与文化传播系列学术活动顺利开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