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期“译路丝语”语言研究与文化传播系列学术活动顺利开展
日期:2024年12月11日 15:34作者:魏鑫、贺兰、唐悦、朱雅丽编辑:学科办审核人:曾洪伟
2024年12月9日下午,外国语学院第七十六期“译路丝语”语言研究与文化传播系列学术活动在致远楼203顺利开展。本次沙龙围绕“语料库语言学”“话语分析”“视觉语法”等主题展开,曾庆敏教授担任主持,外国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方向数名研究生积极与会。
曾庆敏教授作题为“中国传统故事多模态语料库的构建与应用”的学术分享,着重讲解了文献的五个部分:背景与意义、多模态语料库研究概述、中国传统故事研究及其数据库现状、应用前景。她强调,中国传统故事多模态语料库的建设将对正本清源、匡正误读、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国家形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语言研究和教育。曾教授鼓励同学们不仅要高效阅读文献,更应深度挖掘文献,以期获得更多的启发。
魏鑫同学汇报的文献是基于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对特朗普在联合国上的演讲进行批评话语分析。该研究从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三个元功能层面,再次论证了批评话语分析用于揭示语篇的有效性以及提高批评阅读的能力。
贺兰同学聚焦于社交用语中的“虚假礼貌”现象,详细分析了《虚假礼貌的实现方式及语用特征分析》一文。该文献深入探讨了虚假礼貌的实现机制和语用特征,为我们理解复杂的社交互动提供了新的视角。
唐悦同学聚焦洛阳博物馆宣传片,围绕“视觉语法视角下洛阳博物馆身份建构研究”这一主题进行分享。研究发现,洛阳博物馆宣传片通过叙述再现、互动行为和构图要素三种功能意义实现了博物馆的身份建构,即历史传承者、文化传播者、赋能未来者。
朱雅丽同学分享的文章题为ChatGPT像学生一样讲话吗?本研究通过对ChatGPT生成的文本和英国学生A等级议论文进行比较,对比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差异性以及各自的优越性。朱雅丽同学认为,教育者应积极思考如何在合理范围内更加有效的使用ChatGPT。
在汇报环节结束后,参会成员纷纷围绕各话题开展积极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曾庆敏教授也对同学们的分享进行了总结点评,她肯定了大家在学术研究上的努力和成果,同时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指导。
本次学术沙龙不仅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也为学院的学术氛围营造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此次活动,我院师生不仅拓宽了学术视野,还激发了新的研究灵感和思路。未来,外国语学院将继续举办类似活动,为师生们提供更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机会。
上一条:第七十八期“译路丝语”语言研究与文化传播系列学术活动顺利开展 下一条:第七十七期“译路丝语”语言研究与文化传播系列学术活动顺利开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