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信息

首页 / 学科建设 / 学术信息 / 正文

探索AI提示词艺术,赋能学术研究新视野——第八十七期译路丝语语言研究与文化传播 系列学术活动顺利开展

日期:2025年05月28日 16:36作者:魏鑫、唐悦编辑:学科办审核人:曾洪伟


2025年5月23日下午,外国语学院成功举办第八十七期译路丝语语言研究与文化传播 系列学术活动。本次活动以“拆解·重组·创造:让AI成为你的学术副驾驶”为主题,邱晋教授担任主讲,重点分享了如何通过科学撰写提示词高效利用大语言模型辅助学术研究,学院多名师生积极参与



AI提示词:从技巧到思维的学术革命

邱晋教授的讲座作为本次活动的核心内容,以“BRITE模型”为框架,系统拆解了AI提示词的撰写逻辑。她提出,优质提示词需包含背景(Background)、角色(Role)、意图(Intention)、任务细节(Task Details)和情感表达(Emotion)五大要素,并通过“微、专、质、扩、降、单、韧、络”八大原则确保指令精准传达。现场,邱教授以“摄影旅行规划”“糖尿病患者饮食设计”等生动案例,演示了如何通过结构化提问激发AI潜力;在学术情景中,她指导同学们为教育技术研究方向定制文献综述提示词,强调“一次一题”“反馈修订”等技巧的重要性。互动环节中,学生们尝试用AI工具识别漫画隐喻、生成单词表,在实践中深化了对模型的理解。




前沿文献分享:跨学科视角下的学术动态

外国语学院语言学方向的四位研究生先后进行汇报分享李玉莹同学就近期语言学领域关于汉语非句法结构“算了”的历时演变研究进行汇报,系统梳理了其从元代至现代的语法化路径贺薇静同学介绍了外语教育领域的最新发现,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揭示了成长型思维模式与课堂愉悦对反馈寻求行为的影响机制白硕同学结合政治话语分析前沿理论,以特朗普演讲为例,阐释了批评隐喻分析在解码政治意图中的应用价值杜林芳同学则聚焦英语教学研究,评述了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构建的多模态写作思维训练框架的创新实践。这些文献汇报展现了当前人文社科与教育技术领域的多元研究方向,为在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学术启示。



    


    



展望:AI与学术共生的未来图景

活动尾声,邱晋教授总结道:“AI不是替代者,而是思维的拓展者。掌握提示词艺术,意味着在学术海洋中拥有更智慧的罗盘。”本次沙龙不仅为师生提供了实用工具,更启发了对技术赋能学术的深层思考。在AI浪潮席卷的当下,外国语学院一直积极应对外语学科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持续通过“译路丝语”平台探索教育与技术的深度融合,为学术创新开辟更广阔的可能性。


上一条:第八十八期“译路丝语”语言研究与文化传播系列学术活动顺利开展 下一条:“博闻讲堂”第七十一期——张叉教授“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文的撰写与投稿”专题讲座顺利开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