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信息

首页 / 学科建设 / 学术信息 / 正文

“博闻讲堂”第四十七期——陶友兰教授 “在数智人文时代,高校一线翻译教师何以守正创新”专题讲座顺利开展

日期:2024年04月03日 16:00作者:王晗编辑:wyxk审核人:曾洪伟


为扎实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发展,外国语学院特邀知名学者陶友兰教授赴我院进行学术交流。2024年3月28日,外国语学院“博闻讲堂”系列学术活动第47期顺利开展,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外文学院翻译系主任、MTI教育中心主任、第四届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翻译协会理事、上海科技翻译学会副会长、国际生态翻译学研究会会长助理陶友兰教授为我院师生进行题为“在数智人文时代,高校一线翻译教师何以守正创新”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李翠英教授主持,线上线下同时进行,学院多名青年骨干教师和研究生参与会议。

陶友兰教授以数智人文时代的特点为切入点,引导大家思考“人工智能智能到什么程度了”“人工智能与哲学结合的可行性”“从数字到数智,我们需要做什么”等一系列重要问题。陶教授指出,未来十年学术研究的特点是跨学科合作和问题驱动。在合适的伦理范围内,必须坚守人文的内涵、价值和思想。

在翻译教育部分,陶友兰教授和在座教师探讨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与路径。陶教授以2+X本科培养体系为例,从“通识教育+专业化教育”、个性化培养、多元化发展和模块化课程创建四个维度建详细介绍了复旦大学翻译专业2+X培养方案。接着,陶友兰教授以“数理逻辑”跨学科学程实施方案为例,探讨了翻译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合作的可能,积极呼吁构建跨院校、跨专业、跨行业、跨国界的协同育人机制。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要对接国家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背景,结合数智时代的历史语境,大力推进外语课程和高数课程的结合。交叉领域增多是必然趋势,陶友兰教授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AI素养,培养学生准确识变、科学应变的认知自觉和主动求变的实践能力。

在数智人文时代,高校一线教师如何守正创新最根本还在于翻译教师的专业素质、翻译教学素质和翻译实践素质。坚守语言的人文性,训练学生的人文素养,强调专业的核心竞争力——译、写、传和思辨能力,才是守正的核心。陶友兰教授以冬奥会的中译英翻译为例,积极探讨从译到写的过程我们做了什么。她强调既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也要考察搜商和问商。

面对数智人文带来的挑战,语言不再是唯一的障碍,更多的是多领域、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引起的新问题,因此,高校一线教师创新的关键在于四个方面,即科研创新、实践创新、教学创新、教学观念的创新。陶友兰教授强调,过去的这十年见证了她本人如何从翻译教师转变为翻译技术教师,总结起来可以用五个字概况——学、教、言、传、译。陶友兰教授反复强调了教学相长和教研相长的重要性。在数智人文时代,面对机遇和挑战,守正是第一位的。

在互动环节,陶友兰教授与与会教师就学生培养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针对翻译专业学生开设高等数学课程的可行性、教学方法与教学技能的提升路径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李翠英副院长总结道,陶友兰教授用自己的实践经验论证了“learning is a life-long process”,在座的各位老师与同学都应该积极思考如何在大数据时代用技术赋能翻译教学与个人成长。

陶友兰教授在讲座上富有洞见的分享、极具学理性的分析和风趣幽默的个人风格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个人,她促使大家积极思考数智人文时代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更激发了与会师生对跨学科研究的兴趣。本次讲座为外国语学院的学科发展、科研创新、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培养都提供了有益借鉴!

 

 

 

 

 

 

 

 

上一条:“博闻讲堂”第四十八期——陶友兰教授“‘讲好中国故事’的译写策略研究”专题讲座顺利开展 下一条:第五十九期“译路丝语”语言研究与文化传播系列学术活动顺利开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