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信息

首页 / 学科建设 / 学术信息 / 正文

第六十期“译路丝语”语言研究与文化传播系列学术活动顺利开展

日期:2024年04月03日 16:17作者:张丹倪、张颖、罗可欣编辑:wyxk审核人:曾洪伟


2024年3月29日,外国语学院第六十期“译路丝语”语言研究与文化传播系列学术活动在科学城致远楼324教室顺利举行。本次学术沙龙活动由陈颐博士主持,外国语言文学文学方向数名研究生参与交流和学习。

      陈颐博士分享的主题是“流动性研究:文学空间研究的新方向”。流动性转向是21世纪社会科学的新动向,它以新流动性范式为理论视角,以美国文学为研究对象,探讨文学流动性研究的基本维度、核心思想和研究意义。文学对流动性的表征以身体、空间、流动性的三相关联为主要模式,以流动性媒介(交通技术和交通基础设施)和流动性政治为两个基本维度展开。

       张丹倪同学分享的主题为“西方文论中‘风景’的多元维度”。两篇论文分别从意识形态及其功能等不同维度更好地诠释了本次分享主题。“风景”概念不仅关涉我们如何理解和描述自身所处的世界,同时也塑造这个世界。当代学者认识到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风景概念的嬗变带来的问题,并尝试建构新的风景理论,以弥合地方与空间的分离,消除主体与客体的对立。这些尝试有助于我们在环境变化、人口增长、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重新审视作为“景色”的风景与作为“地方”的风景,反思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面对当下日渐严重的空间异化,罗斯金对风景的认识也有助于我们思考如何找回自我与世界的亲密感。

 张颖同学分享的主题为“Ethics and Literature”,主要包括两篇核心期刊,即“伦理学转向”“道德伦理层面的异化:在人与非人之间”,和一篇博士论文“莎士比亚戏剧的伦理思想研究”。伦理学转向始于1983年发表的《文学与道德哲学专刊》。越来越多的批评家不再继续膜拜宣称“文本之外,无物存在”的解构主义精神,转而把目光重新投向现实世界。在后两篇文章中,笔者论述了莎士比亚从伦理和文学的角度拷问了人存在的价值和人性善恶,即一旦丧失道德、不讲伦理,人就会成为非人,同时采用人性的善恶美丑作为试金石来分析《李尔王》中展现出来的伦理道德思想。

 罗可欣同学分享的主题为“叙事性的多维度探索”。叙事性在理解和创造叙事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故事讲述的核心机制,也是观众或读者与叙事建立连接和意义的桥梁。通过深入探讨叙事性,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是如何构建、传达和接受的,也可以了解它们是如何影响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叙事性的创造性应用也启发了广泛的艺术和媒体实践,推动了叙事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叙事性研究的跨学科价值体现在它汇集了文学理论、心理学、社会学、传媒学等多个领域的视角和方法,为理解复杂的叙事现象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和分析工具。这种跨学科的合作不仅拓宽了叙事性研究的视野,也促进了对人类经验和社会现象更深入的理解。

本次学术沙龙活动学术氛围浓厚,分享主题多样化。“流动性研究”“西方文论中‘风景’的多元维”“伦理与文学”“叙事性”等一系列前沿的话题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体系,也促进了跨学科思维培养。陈颐博士不仅细致地点评了每一位同学的汇报分享,也亲切地鼓励大家继续深入挖掘自己的学术兴趣。这场学术沙龙活动不仅提升了同学们的学术素养,也启发大家的创新思维,更彰显了充分的人文关怀。

 

上一条:“博闻讲堂”第四十九期——陆小飞教授“ChatGPT在语言研究与语言教育中的应用探索”专题讲座顺利开展 下一条:“博闻讲堂”第四十八期——陶友兰教授“‘讲好中国故事’的译写策略研究”专题讲座顺利开展

关闭